近年來,中國與摩洛哥兩國關系持續升溫,經貿合作勢頭良好。兩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摩洛哥同中國開展經貿合作的意愿不斷提升,兩國各領域、各層面交流日益密切。中國對摩洛哥的投資有望成為雙邊經貿合作的新支點。摩洛哥有優勢、有條件成為中資企業開拓非洲和歐洲市場的平臺、進軍歐美市場的橋梁。未來,一個立足摩洛哥、面向歐美和非洲的產業合作平臺將逐步形成。
在兩國各領域深化合作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會長徐迎新率領的23人紡織服裝企業家代表團于2024年9月24-30日訪問非洲之行的第二站——摩洛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春興、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監事長陳志華、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相關領導、蘭西天纖坊亞麻有限公司、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遠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觀晨實業有限公司、浙江錦馬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德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新瑞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希進出口貿易(廣州)有限公司等企業的企業家及高管隨訪。
在摩洛哥出訪期間,代表團先后與摩洛哥投資部部長會談,與摩洛哥投資發展署(AMDIE)、摩洛哥紡織和服裝工業協會(AMITH)等機構舉行聯合會議,并調研了當地工業園區、知名紡織服裝企業,深度了解該國的紡織服裝業投資政策、環境,以及行業現狀與發展方向。
政府、行業高層會談,共商合作新機遇
高層會談
 


9月26日摩洛哥投資部部長Mohcine Jazouli先生在首都拉巴特親自接見代表團。部長表示:摩洛哥一直重視與中國的合作。他于九月上旬訪問中國,參加中非合作論壇,今年接待了一些來自中國各行業的投資調研團。摩洛哥一直將吸引外資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戰略。摩洛哥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主要包括:數字技術、汽車、航空、紡織等。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良好的基礎設施、優惠貿易政策等有利因素,摩洛哥已躍居非洲第五大投資目的國。紡織服裝業是摩洛哥吸引外國投資的優先產業之一,希望兩國紡織服裝企業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摩洛哥政府層面通過實際行動表達出摩洛哥對來自中國紡織業投資的迫切渴望。
 
在與外方會談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先生就代表團組成、中國紡織服裝業情況、雙邊貿易情況等做詳細介紹,并表達希望通過進一步加深溝通了解,繼續推動兩國紡織服裝產業合作走深走實,在互利共贏中實現共同發展。
徐會長指出,中國與摩洛哥建交65年來,兩國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高層互訪頻繁。摩洛哥作為第一批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國家之一,是中國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多年來,兩國延續傳統友誼,深化產業合作,雙邊貿易穩定增長。2023年,中國自摩洛哥進口服裝8,660萬美元,同比增長23.1%,占中國自非洲進口服裝總額的40%。同時,中國對摩洛哥出口紡織品服裝金額為8.8億美元,同比增長16.7%,主要出口產品以紡織面料等服裝加工配套產品為主。目前,中國已成為摩洛哥最主要的紡織品進口來源國(占比超過30%)。這樣的雙邊貿易結構體現出中摩兩國具備建立紡織產業鏈合作關系的潛力。我們愿同摩方伙伴一道,深化兩國紡織產業合作,積極創造合作機會,共同推進中摩兩國紡織服裝產業合作邁上新臺階。
摩洛哥投資發展署(AMDIE)總經理Ali SEDDIKI 先生介紹到:摩洛哥地理區位優勢明顯,距離西班牙僅14公里,是連接歐盟、中東和非洲三大市場的樞紐;政府非常重視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在不斷地完善;勞動人口素質相對較高,34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的64%,擁有1,200萬勞動人口,有超過300所公立和私立高等院校,每年從高校畢業學生有18萬人;市場開放程度高,與歐盟、美國、土耳其等5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自貿協定,覆蓋十億人口的大市場。摩洛哥政府不斷改善投資環境,以鼓勵和吸引外商投資。
摩洛哥紡織和服裝工業協會(AMITH)會長El Ansari Anass先生談到,紡織服裝業是摩洛哥解決就業最多的行業,從業人員22萬人;全國共有1,60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產值占該國GDP的15%;出口額66億美元,占到摩洛哥總出口額的1/4;生產產品超10億件。摩洛哥紡織服裝業希望與中國紡織企業,尤其是紗線、面料、印染等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希望上述企業能在摩洛哥投資建廠,利用摩洛哥地緣優勢、貿易優惠政策以及良好的產業基礎與營商環境,實現兩國行業的共贏發展。
 
會后,摩洛哥多家主流媒體對此次會見進行了報道。
聯合會議
同日下午代表團與摩洛哥投資發展署(AMDIE)、摩洛哥紡織和服裝工業協會(AMITH)等機構進行聯合會議。會議中,摩洛哥投資發展署(AMDIE)的紡織和皮革部門主管Hind Saidi女士、摩洛哥紡織服裝聯合會副會長Omar Sajid先生分別詳實地介紹了摩洛哥投資環境、鼓勵政策,以及該國紡織服裝業現狀。隸屬于世界銀行的國際金融公司非洲制造業局運行總監張蕾女士介紹了機構如何服務中國民營企業在海外投資及可持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先生在聯合會議的致辭中表示:通過參觀企業,與投資部長的會見,以及與摩方相關政府機構的交流,我們感受到摩方各界對于代表團此次到訪的重視,增加了中國紡織企業在摩投資的信心,希望雙方未來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
此外,代表團就投資相關的原產地證、能源、生產要素成本等及相關細分行業的合作潛能進行深入交流,已在摩洛哥投資的中資企業也分享了其經驗,并解答代表團企業所關心的問題。
企業、科技城和港口調研
企業調研
Folly Fashion
 
Folly Fashion 是摩洛哥一家女裝快時尚品牌服裝企業,成立于2003年,擁有3,000余名員工。其自有品牌Marwa產品定位于年輕時尚女性,在摩洛哥有80多家連鎖店,在中東地區也有20多家門店,并于西班牙創辦了設計及時尚研發中心。
ITEX
 
摩洛哥ITEX成立于1966年,從事紡織行業已超過54年。公司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共擁有員工1,062名。公司擁有紡紗、織造、染整及成衣制造的完整產業鏈,紡紗共5萬錠,成品主要有毛衫、T恤、POLO衫、運動服裝等。紡織服裝板塊總年銷售額2.5億美元,產品主要銷往歐美、中東及非洲國家。
科技城和港口
Tanger Tech (丹吉爾科技城)
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丹吉爾科技城(以下稱“丹吉爾科技城”)是中摩兩國重大產能合作項目,由中國交建/中國路橋聯合摩洛哥外貿銀行、丹吉爾地中海港集團和丹吉爾大區政府共同投資開發建設。項目位于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丹吉爾市,總規劃面積2167公頃,分為產業園區和現代城市建設兩大部分。
該項目位于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丹吉爾市南郊,距丹吉爾國際機場、高鐵站、市中心均約15公里,距丹吉爾地中海港35公里(丹吉爾地中海港為非洲第一大集裝箱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可輻射77個國家 186個港口),區位優勢明顯。目前項目周邊已建成丹吉爾自貿區、丹吉爾汽車城兩大自貿區及多個工業園區,周邊產業鏈及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完善。
丹吉爾科技城作為摩洛哥唯一由中資企業參與投資開發的大型工業平臺,致力于打造一個以中資企業為主的國際化、智能化產業新城。目前已吸引包括汽車配件、新能源、建材、家具、箱包皮具等產業在內的多家企業入駐。入駐丹吉爾科技城的企業可依托丹吉爾地中海港優勢和摩洛哥與歐美地區自貿協定,免關稅免配額出口歐盟、美國及地中海沿岸國家和地區。
Tanger Med (丹吉爾地中海港)
 
摩洛哥丹吉爾地中海港位于直布羅陀海峽,北望歐洲大陸,由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由于地處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丹吉爾地中海港是北非地區最繁忙、也是整個非洲最為重要的港口之一。在世界銀行今年公布的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CPPI)排名中,丹吉爾地中海港位列非洲第一,全球第四。
丹吉爾地中海港從一開始就旨在建設一個貨運、物流、制造業的綜合體。各園區面積共計2500萬平方米,入駐了1200余家企業,在各業務領域創造了130億美元的業務量。僅物流園區就占地200萬平方米,汽車產業園囊括了世界頂尖汽車企業,助推汽車產業也成了摩洛哥第一大出口產業。丹吉爾地中海港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產業集群,使它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集裝箱港口。
 
代表團在丹吉爾期間,調研了兩家為Inditex 集團做加工的服裝廠,兩家服裝廠均為來料加工生產模式,面料均由Inditex提供,代表團參觀了制版、裁剪、縫制及后整理車間。
代表團成員表示,通過此次調研他們對摩洛哥紡織服裝業發展情況及投資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國內企業加快全球布局、促進中國與摩洛哥兩國在紡織服裝產業領域合作創造了重要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