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主辦,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共同承辦的“紡織之光”紡織行業化學品管控重點成果現場推廣活動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顧問陳樹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主任、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彭燕麗,中紡聯財務部主任、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葉志民、中國染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田利明、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閻巖、ZDHC基金會亞洲區總監林立等,以及來自國際供應鏈品牌、紡織重點企業、化學品行業和合成革行業企業、行業服務機構的代表近200人參加會議。
孫瑞哲在致辭中闡述了產業與生態的關系,他指出,環境保護已經上升國家戰略,與之相關的行業標準在逐步提升,相關的政策逐漸對產業形成越來越大的壓力。如果產業忽視對生態的保護,沒有改善好同生態的關系,那么可持續發展將無從談起。
對于日前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的《你穿的每一條牛仔褲都在毀滅我們的未來》文章,孫瑞哲認為,雖然文章本身有許多不客觀的描述,但必須正視這個事件給產業帶來的緊迫問題:如何處理好同環境和消費者關系;如何切實減少對于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的影響;如何處理好目前面臨的生態環境方面的新挑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孫瑞哲
孫瑞哲指出,問題是工作的導向,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紡織行業要處理好上述三個關系,就要把環保挑戰轉化成行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機遇。紡織企業化學品管控技術決定了化學品管控能力,影響行業環境治理的能力和質量,直接關系到中國紡織行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可持續競爭力。他認為,在這樣的前提下,應遵循三大原則。第一,機制保障,在國家層面有相關環境保護政策的出臺及標準的提升;在行業層面,既要加快構建技術協同創新機制,又需建立相關人才培養機制。第二,技術優先,針對環境保護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相關技術研發,推出一些新型環保型技術和環保產品。第三,循環經濟,既包括負責任生產,又包括負責任消費,要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實現資源最大化。
孫瑞哲認為,需要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符合行業發展現狀和全產業鏈協同的政策、模式和創新的實施路線圖,這需要聯合政府部門、供應鏈上下游產業,以及紡織行業企業共同來推進行業的綠色發展。
據孫瑞哲介紹,中紡聯已經開始著手研究和制定這個路線圖,中紡聯科技部和社會責任辦公室,聯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在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支持下開展工作。在中國產業界,48家中國紡織產業的上下游市場領導型企業也聯合起來,成立了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
孫瑞哲在會上透露,中紡聯已經同代表全球市場21個主要服裝品牌的ZDHC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組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紡聯將協調中國業界各利益相關方和企業參與到有害化學物質管控的統一供應鏈行動中,ZDHC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組織將支持中國業界推進“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綱要”的制定和實施,中紡聯和ZDHC組織將共同推進全球紡織供應鏈的化學品管控體系的建立和融合,促進中國紡織行業的綠色制造和可持續發展。這將是全球紡織供應鏈各方的一次史無前例的聯合與行動。

ZDHC亞洲區總監 林立
林立女士代表ZDHC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該組織的主要工作。據她介紹,ZDHC目前包括21個國際品牌和6個支持成員,各個利益相關方承諾到2020年在供應鏈中實現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ZDHC將負責制定紡織材料和輔料生產過程中禁止有意使用的化學品清單,與專家、政府機構一起研究替代品,對供應鏈環節進行審核。ZDHC還將為行業制定一個統一的廢水排放標準。ZDHC要求成員間進行數據披露,并為企業提供培訓。他希望更多的品牌加入到ZDHC中。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 閻巖
她介紹了“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綱要”。“行動綱要”旨在構建在中國紡織行業開展供應鏈化學品風險管控的目標而制定為期五年(2016-2020)行動的基礎框架,為實現紡織服裝行業的化學品環境風險管控的要求、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協調與統一研究創新行動指南,并為利益相關方溝通與合作探索有效機制和平臺,以推動紡織行業在十三五的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主要在技術創新、標準融合、利益相關方合作、能力建設、信息共享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隨后,與會代表聽取了五項近年來紡織行業在化學品新技術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介紹,這五項成果是:由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市綠源天美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生態型羊毛抗起毛起球整理劑的開發與應用”;由浙江絲綢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紡織品環保型拔染印花新技術的產業開發與應用”;由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原漿噴霧干燥成品化工藝技術”;河北科技大學開發的“硫化黑牛仔生產鏈中的清潔化學品與節能新技術”;蘇州大學開發的“超臨界CO2流體無水繩狀染色關鍵技術”。與會嘉賓和技術介紹者進行了交流互動,增進行業對相關技術的了解和推動產業化應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顧問 陳樹津
陳樹津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紡織工業的“十三五”規劃將“促進簡歷紡織化學品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作為綠色環保工程的重點目標之一,“紡織之光”供應鏈化學品管控科技創新成果推廣會使大家已經能看到創新技術已經推動行業朝著這個目標開始前進了。
當天下午,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2016年度首次活動,以及“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綱要”工作啟動會也同時舉行。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 喬艷津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喬艷津在致辭中肯定了2015年底48家紡織供應鏈上下游伙伴共同發起“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她說,共同走可持續創新之路,走綠色制造之路,走負責任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在行業綠色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事,也是通過市場力量促進中國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有益嘗試。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自設立基礎研究項目《科技創新與企業社會責任關系應用研究》以來,梳理了近3年來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主要獲獎的345項技術成果,從技術應用產生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效益和影響的角度重新整理為9大類70項技術,形成紡織產業可持續創新成果指導目錄,旨在向全球供應鏈推介與合作應用以社會責任導向的行業創新技術的發展成果,并將在全球紡織供應鏈樹立最佳實踐示范,以提升在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率。
談到有害化學物質管控問題,喬艷津表示,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將提供研究資金,以支持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綱要的研究和定制。她期待全球紡織供應鏈的各主要利益相關方都來加入這個專項基金,共同推動供應鏈化學品管控協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自2015年12月成立以來得到產業內外各方的持續關注,為進一步推動聯盟工作的開展,聯盟成員企業、ZDHC品牌公司、ZDHC品牌公司主要供應商及產業鏈相關企業的代表就“供應鏈化學品管控與創新協作”這一主題進行了研討,并就啟動《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綱要》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研討現場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