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體系合作中國顧問委員會(MAC)召開第四次會議
2014年6月13日,社會責任體系合作中國顧問委員會(MAC)第四次會議在寧波召開。來自全總工會、企業聯合會 、國際品牌、紡織企業、非政府組織的40余人參加了本次MAC會議。與會者深入探討了新形勢下中國勞動關系的特點和挑戰,以及如何在企業中構建建設性的勞動關系的解決方案。
社會責任體系合作中國顧問委員會(Multi-stakeholders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MAC)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CNTAC)、美國社會責任國際組織(SAI)、歐洲倡議商界遵守社會責任組織(BSCI)、美國國際社會責任認證組織(WRAP)以及荷蘭合禾眾基金會(Solidaridad)、道德數據交換(Sedex)聯合發起,旨在聯合各有關利益相關方,促進各社會責任標準和體系在社會責任領域的對話和共識,加強體系間的融合與合作,以推動各個社會責任標準體系成為在工廠層面實現更有效改善的工具。供應商道德信息交換體系(SEDEX)作為第六家社會責任體系在本次會議上正式成為MAC的倡議方。
MAC在2012年2月在北京召開首次會議以來,已經召開了3次會議,確立了一個由專家組成、致力于改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多方工作組,通過分析需要集體反應的勞工議題,探討解決策略并達到共識,通過向企業、審核員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提供技術指導,實現與其他社會責任論壇的互補作用。
在此次會議上,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財貿輕紡煙草工會的楊冬旭副主席分享了了工會在促進勞動關系開展的工作,中企聯雇主工作部王亦捷處長針對企業闡述,勞動關系學院的王侃教授分析了新形勢下勞動關系的現狀。在分組討論中,與會者圍繞著如何構建建設性的勞動關系展開討論,分析了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主要影響因素,以及社會標準在培育工廠建設性勞動關系的影響;并對利益相關者可以提供的支持、改善勞動關系的供應鏈機制和經驗等具體問題進行了探討。MAC組織合作方將在會議討論成果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合作戰略和最佳實踐方案,并進一步推廣到致力于為改善企業勞動關系作貢獻的利益相關方。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