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由中德貿易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行為規范項目(GIZ)、國際公平貿易標簽組織(FLO)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支持的“促進中國紡織供應鏈的可持續性 ―“公平貿易”能夠發揮什么作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閻巖副主任和中國棉紡協會副秘書長王青翠參加了會議,并在會上分別介紹了紡織行業及棉紡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情況。在下午的討論環節中,參會者就驗廠可靠性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2011年11月25日,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與來訪的國際公平貿易標簽組織(FLO)紡織政策經理Rossitza Krueger進行交流,介紹了中紡聯近年開展的社會責任工作并就相關社會責任問題進行探討。
2011年12月5日至9日,由BSCI和CNTAC共同組織的2011年中國供應商培訓分別在南京和青島舉辦,超過200家企業的240余人參與了培訓。培訓由意識提升和高級培訓兩部分組成,分別介紹和探討了相關社會責任體系的具體要求,以及工時、工資和勞動合同兩個深度議題。
2011年12月5日,阿迪達斯、耐克、H&M、李寧4家品牌公司的代表訪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就供應鏈社會責任,尤其是環保責任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溝通。
此外,中紡聯與瑞典駐華使館社會責任中心合作開展的“中國制造業的結構性轉移及其對社會責任的影響:以紡織業為例”研究項目也于12月8日在山東省正式開始了調研活動。該項目希望通過對全國范圍內紡織服裝產業的結構性轉移的調研來研究這一轉移過程對不同利益相關方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影響,以便為政府、行業組織和各個商業機構的決策提供趨勢參考。
通過積極開展與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各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合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希望在增進各相關方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工作的理解和互信的同時,也能為進一步促進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工作搭建多元化的工作平臺。
信息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 (A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