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20日,2022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年會在瑞士達沃斯成功舉辦。期間,亞洲地區可持續紡織網絡(STAR Network)榮獲首屆ITMF國際合作獎。該獎項的設立是為了認可和表彰紡織行業在推動落實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開展的國際合作和取得的良好進展。
亞洲地區可持續紡織網絡(Sustainable Textiles of the Asian Region Network,簡稱STAR網絡)是第一個由亞洲區域的紡織服裝生產商行業組織攜手成立的,致力于合作推進區域內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聯盟網絡。2016年,中國、柬埔寨、緬甸、孟加拉國、越南和巴基斯坦等6個亞洲主要紡織服裝生產國的9個成員組織在上海聯合發起成立了STAR網絡,致力于開展對話和建立機制,以交流最佳實踐,推動亞洲紡織服裝行業和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據估計,STAR網絡所覆蓋的制造商,其出口量占全球服裝品出口總額的60%以上。
為了應對投資、生產、流通和消費中的勞動、人權、公平競爭和環境保護等挑戰,STAR網絡采取協調一致的治理戰略和聯合行動,通過建立必要的公私合作機制和區域協調機制,以實現價值鏈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TAR網絡開展工作的主要形式包括:“亞洲紡織服裝業可持續發展對話”系列會議,討論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機遇和挑戰提供平臺,分享區域經驗,并從解決不同生產國可持續性問題的創新舉措中學習;網絡成員間開展課題合作研究,從不同角度合作研究了東南亞國家的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現狀況;網絡成員聯合開展能力建設活動,以提升各國產業的社會責任績效表現。
同時,STAR網絡致力于推動亞洲紡織服裝產業負責任的貿易,促進生產者協會和制造商就公平的貿易條件達成共同立場,進而推動采購實踐的改善,提升制造商與品牌和買家談判中的話語權。在新冠疫情的早期階段,STAR網絡就于2020年4月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呼吁全球品牌商、貿易商和采購商在新冠疫情危機中采取負責任的采購實踐。該聲明在國際上有力地推動了疫情期間落實負責任采購實踐的討論。
2021年,STAR網絡召開會議并發起一項新倡議“可持續貿易條款倡議”(STTI)。STTI旨在通過與品牌和零售商的溝通,制定商業合規行動計劃,從而改進采購實踐。STTI的主要行動包括:制定商業合規透明度的計劃;建立調研機制以衡量制造商報告的品牌和零售商的采購模式;制定“供應商解決方案”,即提供給制造商的可用于幫助提高客戶商業合規性的實用工具,如供應商合同條款、培訓和投訴機制等。目前,全球11個紡織服裝生產國的15個產業組織已經加入STTI,并且獲得了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國際服裝聯合會(IAF)等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的支持。
STAR網絡通過不解努力,將始終倡導和支持東南亞紡織服裝行業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實施負責任的企業行為和可持續發展。同時,STAR網絡提供了一個分享可持續性標準領域信息的平臺,提高行業內的透明度,提供解決可持續性問題的創新舉措。鑒于STAR網絡自成立以來不斷通過推動亞洲區域內外各相關方的對話與合作積極促進紡織服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決議將其首屆國際合作獎頒授給STAR網絡及各個會員協會。
STAR網絡的發起商協會成員包括:
孟加拉服裝制造和出口商協會(BGMEA)、孟加拉針織服裝制造和出口商協會(BKMEA)、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CNTAC)、柬埔寨成衣廠商會(GMAC)、緬甸服裝制造商協會(MGMA)、巴基斯坦襪類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PHMA)、巴基斯坦紡織品出口商協會(PTEA)、巴基斯坦毛巾制造商協會(TMA)、和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
|